关于亮科
行业新闻
感应加热淬火感应器是使用涡流原理来完结零件外表淬火、强化外表的关键加热元件。进行外表加热零件的种类许多,形状差异很大,因而感应器的规划形态各异,一般对感应器的尺寸首要考虑感应圈的直径、高度、截面形状、冷却水路以及喷水孔等,其规划思路如下。
1.感应器的直径
感应器的形状是根据加热零件的外表轮廓来确认的,要求感应圈与零件之间必须有必定的空隙,并且各处均匀共同。
对外圆加热时,感应器的内径D内=D0+2a;对内孔加热时,感应器的外径D外=D0-2a。其中D0为工件的外圆直径或内孔直径,a为二者之间的空隙。对轴类零件取1.5~3.5mm,齿轮零件取1.5~4.5mm,内孔零件取1~2mm。如进行中频加热淬火,则空隙略微有所不同,一般轴类零件为2.5~3mm,内孔为2~3mm。
2.感应器的高度
感应器的高度首要根据加热设备的功率P0设、工件的直径D和所确认的比功率P设来确认:
(1)关于短轴类零件一次加热,为防止尖角过热,感应圈的高度应小于零件的高度。
(2)长轴类零件一次加热部分冷却时,感应圈的高度为需要淬火区长度的1.05~1.2倍。
(3)单匝感应圈高度太高时,工件外表的加热不均匀,中心温度比两头的温度高出许多,频率愈高则愈明显,故多选用双匝或多匝感应圈来替代。
3.感应圈的截面形状
感应圈的截面形状较多,如圆形、正方形、矩形、板型(外焊冷却水管)等,当淬火面积相一起,弯制成矩形截面感应圈最省料,并且透热层均匀,圆形截面最差,但易于弯制。选用的材料多为黄铜管或紫铜管,高频感应圈壁厚为0.5mm,中频感应圈为1.5mm。
4.冷却水路与喷水孔
考虑到因涡流损耗而发热,故各组成部分需要通水冷却,关于铜管可直接通水冷却,铜板制造部分可做成夹层或外焊铜管组成冷却水路;高频接连或一起加热选用自喷冷却时,感应圈的喷水孔的直径多为0.8~1.0mm,中频加热为1~2mm;接连加热淬火感应圈喷水孔的角度为35°~45°,孔距为3~5mm。一起加热淬火喷水孔应交织摆放,孔距布置均匀,一般喷水孔的总面积应小于进水管的面积,以保证喷水的压力和进水压力符合要求。